李时珍,字东璧,号濒湖,明朝蕲州(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)人。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(好明正德十三年),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(即明万历二十一年)。少时从父李言闻习儒学医,14岁中秀才, 但他立志要学医,多次向其 父表示:“身如逆流船,心比铁石坚,望父全儿志,至死不怕难。”终于在二 十岁以后,开始学医。由于他注重临床实践,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,加上他父亲 的指导帮助。所以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。他自幼就比较接近劳动人民,对民间疾苦,有一定的了解,所以他给许多穷人看病,都不收医药费。 人家称赞他是“千里就药于门,立活不取值。”由于医术高明,名声远播,34岁时受聘楚王府,任奉祠正,未几,被荐入京师,任朝廷太医院院判,不久告归蕲州,一面行医治病,一面编 修《本草纲目》,万历二十一年(1593),李时珍逝世,终年75岁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,是“中国古代百科全书”,著作传遍世界各地,全球奉之为世界文化名人。